不爱DIY
不算时尚人
[导读]
如今,DIY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仅有人在上专门开辟DIY讨论社区,还有人开了这类店面。在因特搜索栏上键入DIY,关于DIY电脑、包、车、玩具等的话题层出不穷。
如今,DIY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仅有人在上专门开辟DIY讨论社区,还有人开了这类店面。在因特搜索栏上键入DIY,关于DIY电脑、包、车、玩具等的话题层出不穷。人们开始把自己平时的奇妙幻想付诸现实,很多女士抛弃购买名牌包包的想法,自己做出符合自己风格的各式包包。
像一阵清新的春风,DIY向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它之所以成为现代人的新宠,在于它倡导的“自助”理念,契合、满足了现代人追求个性和多元化休闲的心理。
时尚报刊的必备栏目
DIY(do
it
by
yourself自己动手干)上世纪70年代兴起于欧美国家,它代表“积极动手、参与其中”的生活态度。很多时尚类杂志都有DIY的栏目,常常邀请各路设计师教读者进行一些简单的DIY制作,改造衣橱,比如英国版的《Vogue》、北美《Teen
Vogue》。
英国版的《Vogue》一直以来都有一个栏目叫做“More
Dash
than
Cash”,大概的内容是如何在有限的预算下(或者说买不起顶尖设计师品牌的情况下)穿得时尚摩登,这是一个非常考验搭配能力并且充满智慧的栏目,它强调的是时装的创意而不是奢侈品的无谓堆砌,去年11月出版的特别版,思路就是通过对一些基本款或者经典单品进行DIY改造,使之成为具有当季潮流元素的至IN单品,或用一些潮流的元素演绎一些经典的造型,《Vogue》不仅邀请了一些知名设计师参与,几位时装也创作了自己DIY的造型搭配。
《Teen
Vogue》有一期则是美国知名鞋袋品牌Loeffler
Randall的创始人兼设计师Jessie
Randall,教读者如何将短靴改造成线袜靴,DIY的趣味性也很强。
DIY店铺的人情味
现在,DIY可是有闲又有钱的产物,更多的是为了满足精神的愉悦享受,是聪明地、有格调地进行休闲的选择。有人是出于怀旧,重温往昔手工岁月;有人是借此自我放松;有人则是因为爱好……说到底,DIY,是为了找乐子。
北京市朝阳区的一家特色DIY服装店,只要你在店里选购好服装后,店主会立即给出你近十种改造个性服装的方案,包括给服装印花、给服装改靓色、给服装改时尚流行款式、给服装加修饰物、给服装上点缀物等,一些五彩雷丝花边、造型各异的扣子、带有民族色彩的布绳、以及一些零碎的布块、项链都成了装饰服装的最好“佐料”,整个过程只需10分钟,而且顾客还可以亲手参与设计,不需要任何绘画和裁剪基础,只要一台服装美工机就能实现服装个性化修改,这也是吸引顾客的关键。
当质优价廉不再是最有力的广告语时,你会发现“情感因素”正已很大的分量左右消费者的购物习惯。Build-A-Bear,可以说是美国一个成功的DIY店铺范例。该店铺的创立者发现,小朋友特别是小女孩最爱毛绒玩具,这可以算得上是最古老、最传统的玩具。如果由顾客自行填充棉花并搭配衣饰,不但富有互动性和娱乐性,更有人情味。于是,他让女孩们自己选择、填充、缝制玩具熊(或者其他她自己选择的动物),然后把玩具打扮起来。这是一种创造回忆的过程。尽管玩具熊本身只值l0美元,但却给孩子们的童年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正是“情感因素”,让一只小熊能够在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人群中如此流行。
让消费者参与进来
现在,许多的欧洲品牌开始让消费者们参与到自己的产品设计中来,这些品牌为消费者们提供许多别致的服务,而且还有定制业务。专业人士Concetta
Lanciaux说:“什么才是消费者真正关注的?当我们在做T台设计时,我们往往不会去关注尺寸和合体这种问题,好像它们是比较次要的元素。但是当我们走入市场的时候,我们发现必须转变这种想法。而且现在的消费者变得更加谨慎,因此我们必须更加周到地为他们考虑。”
虽然为顾客定做是相当麻烦、很难控制的一件事情,但是事实证明,这样做是有回报的,销售额会远远高于预期。让消费者加入设计的方法可以有很多种,从定主题到选择面料都可以参与其中。当顾客在服装中加入了自己的想法以后,他们才会更加爱这件衣服。
vival的吖
日期:2013/8/24
11:53:12
想死的人救他干吗?别违背别人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