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定会再见的长竹蛏
作者:张子奇(山东)
每年春节,都要回老家过年,每年回家,都要去看老家的海。富有的老家海,礁石区海参、螃蟹、海螺密集;沙滩区沙蛤、蚍蛴、蛏子遍布。
沙滩上的海鲜,每年产量不定,分盛产年和低产年,就像果树收成分大小年一样。沙蛤,学名文蛤,盛产年,随便在海里抓一把,就能摸到三五个,只要去,每个人都会有不菲的收获。蚍蛴,学名扁玉螺,盛产年,赤着脚在海里行走,或痒或硌脚的就是,弯腰摸起,几圈散步下来,就有好收成。
长竹蛏,是我的最爱。状如竹节,垂直生活在沙子里,同样不是每年都有。今年腊月二十八回家,大舅送来一盆蛏子,我一看就知道今年的蛏子数量又不少!心里就痒痒开了。
大年三十下午三点,正是靠潮时。按捺不住,换了水鞋,拿了尖头铁锹,匆忙奔向海边。老远就见大片的沙滩已经裸露出来,便几个箭步窜去,立即投入战斗。
挖蛏子很简单,就两步。第一步:找蛏子眼儿,蛏子居住的洞口,其状,如同人的眼睛。眼儿越大,蛏子的个头越大,反之,则越小。不用深挖,铁锹只要与地面呈30度倾角,轻轻撇开沙滩表面大约四五公分的沙子,便能找到目标。第二步:快速发力,将铁锹深深插入沙中(这就是必须要使用尖头铁锹的原因),扳动铁锹,铲出沙团,撅起,抖落沙子,蛏子便原形毕露,束手就擒。
用铁锹挖蛏子,费时耗力。聪明的家乡人,发明了获取蛏子的快捷办法:提前准备好一个矿泉水瓶,里面装上半瓶细盐,盖子上捅若干小孔。找到蛏子眼后,对准抖动,把细盐撒进去。蛏子承受不住太重的咸味,一个腾跃,从沙中向上窜,露出头来,只要伸手捏住,拽出,就大功告成。非常有意思!此法的两大好处:一是节省体力;二是能保证蛏子躯壳不受损,绝对活捉。
很少干重活,缺乏锻炼的人,挖不上个把小时,便体力不支。而又被数量繁多的蛏子,勾引得欲罢不能,只好咬着牙硬撑着坚持着,面对一锹挖好几个的状况,怎能压制住萦绕心头的欲望!就这样,累了歇,歇完了,再挖,反反复复辛勤耕耘……不觉中,已经大汗淋漓、湿透衣背。
料峭冬日,瑟瑟寒风,劳累小憩时,手拄铁锹,环视周围,日光中、沙滩上,成群海鸥时而空中翩翩起舞,时而落地闲庭信步,那种悠远静谧的意境,美极。
铁锹,一次一次地挖下;汗水,一股一股地流淌;疲惫,一分一分地增加,但看着水桶里渐渐隆起的蛏子,心情绝美。不觉中,潮水已奔涌上岸,快速淹没挖过的沙滩——涨潮了。看看收获,足以在大年夜增加蛏子炒韭菜和蛏子豆腐汤两个硬菜!顾不上疲惫,心满意足地往回走。快到村委会门口时,听村里广播:广大村民请注意,广大村民请注意,接街道党委通知,针对当前新型冠状病毒发展和蔓延的情况,要求全体村民今年春节,一律不得互相拜年,在家坚守,不出门!
回到家中,对着娘显摆战利品。娘没顾上表扬我,郑重地对我说:下午,你上海以后,村党支部广播了五遍关于疫情的通知,要求明天全部在家,闭门不出。刚才负责咱这个片区的村委副主任,带领防疫小组的人还来过咱家,反复嘱咐,一定让你爸和我看着你们,不许出家门!我答应着,去洗澡。回来后,听到娘在和我爱人忙着洗蛏子、煮蛏子、摘韭菜、切豆腐,还互相提醒要好好看着我,明天不准外出,也不能去挖蛏子!
晚上,没用我动手,一桌子菜已经齐备,本来就丰盛满满,再加上锦上添花的两个菜,年的味道愈加浓厚。坐下来,和家人一起,吃年夜饭,喝除夕酒,品冷水蛏,一边享受温馨幸福,一边看电视。看到电视里大篇幅报道疫情发展情况,报道广大医务工作者牺牲了年假,纷纷请缨,冲上疫情抗击一线,为保护人民的生命,甘做盾牌,甘洒热血,铸就疫情防御的钢铁长城!
我的心情沉重下来,自言自语道:哎呀,情况发展到这样了啊,那咱能做什么呢?娘说:你能做的,就是在家守着我们,不出门,不去挖蛏子,就是做贡献!一边慢慢饮酒,一边慢慢吃着蛏子,由于疫情对心情的影响,其鲜美大打折扣,默默在心里告诉自己,坚决执行上级要求、母亲的叮嘱,尽己之责,为防疫助力。
亲戚来往,过了疫情期,可以再走。蛏子鲜美,过了严峻时,可以再挖!如果健康和生命不保,那再美好的一切,都将和你无缘!
可爱的长竹蛏,鲜美的长竹蛏,今年春节,我暂且和你分别。我知道,此时,有无数家庭也在暂时分别。我还知道,分别是为了更好的相聚!我相信,待到战胜疫情时,痛喝美酒季,我和蛏子,还有那些因为疫情分别的家庭,定会再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