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一颗昕雅
文章中内容均为作者自愿消费
在重庆这些年,口味变化曲线从重口味到小清新。以前我觉得蜀地麻辣江湖,后来才慢慢了解江湖菜和川菜天壤之别。
老派川菜因制作方法繁复,懂得欣赏的人少,年轻人的味觉体系已被江湖菜占领。市面上像样的川菜馆几乎绝迹。
17年刚筹备开店的那个夏天,我们为了方便搬家到渝州新都。
签完合同第一件事,下楼探探附近的美食。没走两步路过一家店,正对着我一个大爷就着菜呼噜呼噜往嘴里送米饭,我俩没思考就直接跨进去了。
从此这家店成为了党政军民都满意的根据地,连我妈这种标准北方胃都能轻易get到好吃的点。
#老几样必点菜
△老头牛肉
头号招牌菜,直接以老头(也就是掌勺老头)命名。
上菜速度很快,应该是提前炖好一大锅。牛肉带点皮被炖的软烂入味儿,牛油香气交织融合,恣意荡漾。
这厚厚一层红油是陈豆瓣带来的,辣而不辛,辣而不燥。
用筷子黑起往下捞一捞,有嫩、老不一的笋块,裹上跟香菜,捎上大块头牛肉一起,真xx香啊。
△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的麻不是麻辣的麻,而是最开始做这道菜女主人脸上的麻子,这是条并没什么用的信息。
这道菜过于常见,谁还没在家楼下、外卖便当里吃过个麻婆豆腐啊。
恰恰是它,竟是考验川菜厨师有几把刷子的重头戏。
赵杨的一道麻婆豆腐,令国内无数美食名嘴一次次远赴日本品尝。
具体要深究如此优秀的老川菜怎么在东京请自己做功课。
悦来香用的是嫩豆腐,嫩如绢丝,在锅里经过颠倒翻炒也不破坏形状。芡汁浓郁,肉臊红艳喷香。
吃的时候一定要从下往上捞,下面的最有味、下饭。
这是我在重庆最喜欢的麻婆豆腐,除此之外成都的锦江宾馆可与之以战。
△椒盐茄排
茄子和丝瓜这两苦难兄弟,不受广大人民群众待见。我觉得是本身味道略生涩古怪,又极其吸油,能无限放大配料的味道,要比其他蔬菜更讲究才行。
恰巧店里的两道茄子菜都是我的心尖尖。
椒盐茄排:一点多余的油都没有,麻椒带出炸茄子的干香,酥脆到底。
鱼香脆皮茄:炸过的茄饼过一遍鱼香汁,却一点都不瓤,外层面衣吸饱酱汁有点像油豆腐。
我特别讨厌茄子,却爱上了这两道茄子菜。
△盐煎肉
盐煎肉和回锅肉的区别:前者肉直接下锅炒,更干香。后者熟肉下锅,有水分较Q弹。
不论是盐煎肉还是回锅肉,川菜里都非常经典,也下饭。为什么这么多店改卖小炒肉呢?
因为好偷懒,盐煎肉干扁肉多费时间啊!
而且很容易还不如小炒肉好吃。
豆瓣是真川菜之魂,发酵过后的东西你说能有多辣?说不辣不川菜是对川菜多大的误解。
△锅巴肉片
这是个运气菜,赶上好时候了完全ok,去的时间不对可能要失望。
老传统川菜里它是有一席之地的,咸鲜口,做好不容易,现在外面饭馆挺难吃到了。
把满满的铺菜、鲜嫩的肉片、浓醇的汤汁淋在干、酥、脆的锅巴上。
油炸过的锅巴泡过汤汁很快变得柔韧,是精髓。不过图片上这次我觉得芡汁太厚。
每次我都以浇汤汁前偷几片干锅巴为乐。
△宫保鸡丁
△知青滑肉片
——菜单——
总的来说,这家店吃了几十百把回,没有任何雷点。
想吃酸辣口还是糖醋口直接跟嬢嬢说就行,肉选择爆干点还是适中点也不是唯一的选项。
偶尔碰上老爷子买了新鲜食材,还能幸运的吃上offmenu。凉拌口水鸡我先吹一波彩虹屁。
△来吃饭的都是街坊邻居
路过就尝尝,倒也没必要千里迢迢去吃
开水白菜、家常海参这种贵且不好轻易欣赏的川菜没有,都是寻常百姓家里会出现的菜式。
当然就这个价格来说,也是性价比超群。每次买单都会怀疑:“啊?才这么点钱吗?”
大多数人,包括现在的川渝本地人对川菜有误解。
其实,真正的传统川菜是多味源泉。
悦来香是一方净土,不走江湖路,在这偏安一隅之所延续着传统的味道。
·悦来香酒家·
茶亭北路31附17号,华宇渝州新都小区背后
无需预定,营业至晚9点
其他重庆探店
拯救重庆小店
百姓食材大师味道的隐秘火锅
拯救重庆小店
西餐巡礼记(一)
渝糖探店
重庆也终于有这样格调的料理了
带着外地朋友重庆逛吃,靠这一篇就够了!
渝糖探店|重庆最好吃的面包店,不舍得告诉你面包和汤
渝糖探店
时代天街最令我振奋精神的3碗粉儿
渝糖探店
能象征重庆的鸡尾酒什么样?Flavorloung
40°蒸笼里,重庆人用什么降温?
有一家火锅店,每次去都有出轨老板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