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大寒节气谨防病从寒生
TUhjnbcbe - 2025/2/11 17:27:00
北京专业看白癜风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video_bjzkbdfyy/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的最后一个节气,在每年1月20日前后。大寒时,太阳到达黄经°。《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这时寒潮南下频繁,是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最冷的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我国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就是说到大寒节气便可以孵小鸡了;而鹰隼之类的征鸟,却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在一年的最后五天内,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且最结实、最厚。这个时期,铁路、邮电、石油、海上运输等部门要特别注意及早采取预防大风降温、大雪等灾害性天气的措施。农业上要加强牲畜和越冬作物的防寒防冻。中医认为,寒为冬季主气,“大寒”作为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最低的时期,人体易受寒邪侵袭。又有“十病九寒”、“百病寒为先”之说,可见寒邪对人体的影响之大。大寒的养生,要着眼于“藏”,顺时养阳、起居保阳、饮食助阳,保护体内阳气。意思是说,人们在此期间要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动,保持精神安静,把神藏于内不要暴露于外,这样才有利于安度冬季。大寒作为冬季最后一个节气,它带有冬季的一些特点,就是气温相对较低,人们容易感染风寒。因早晚温差较大,而且依然是日短夜长,所以,大寒最重要的就是防寒,睡得太晚寒气重,起得过早也会很寒冷,因此,选择早睡晚起更为合适。早睡是养足精神,补阳气,而起的晚一些,避免过冷,可以补阴气。大寒时节,除了做到早睡晚起,防寒防风外,最好养成睡前泡脚的好习惯。俗话说“寒从脚起,冷从腿来”,人的腿脚一冷,全身皆冷。“饭后三百步,睡前一盆汤”,入睡前以热水泡脚,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部的皮肤和组织营养,降低肌张力,改善睡眠质量,对于预防冻脚和防病保健都有益处,特别是那些爱在夜间看书写作、久坐到深夜的人,在睡前更应该用热水泡脚。中医认为,最冷的季节是阴邪最盛之时,人们在日常饮食中应该特别注意多摄取一些温热的食物,以此抗寒,保养阳气。常见的热性食物有辣椒、花椒、肉桂、大蒜、大枣、桂圆、羊肉、海参等。虚寒体质的人群可适量服用温补的生姜萝卜羊肉汤,以温中补虚,但是如果有牙痛、咽痛、便秘的表现时则不宜服用。大寒养生在于滋阴。大寒正值一年中最干燥的时期,很多呼吸系统的人经常会有咳嗽痰多、痰液粘稠、咳痰不净的感觉。平日宜滋阴润肺,少食辛辣香燥之品,以防伤阴。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而言,则容易造成血粘度增高,更严重者,如因为高血压、年老等造成血管弹性功能下降,还容易诱发心梗、脑梗、脑出血等危险情况。由于大寒节气是全年中最寒冷的时候,预防感冒,防止骨关节病以及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不容忽视。患有颈椎病、鼻炎、易感冒的病人在这个节气出门,应该戴好口罩、帽子、围巾。患有心脑血管病的老年人以及长期加班、晚睡、工作压力大的青年人在寒冷的节气里,适宜放松心情,保持充足睡眠,这对疾病的预防尤为重要。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一碗药”。冬季活动、锻炼对养生有着特殊的意义。大寒时节的运动可分室内及室外两种,可进行慢跑、太极拳、八段锦、打篮球等体育锻炼,但应注意运动强度,不宜过度激烈,避免扰动阳气,同时室外活动不可起得太早,等日出后为好。(中医科杜霄壤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寒节气谨防病从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