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日本年轻人吃不起海鲜,国内水产企业寄
TUhjnbcbe - 2025/5/27 18:03:00
北京治白癜风要花多少钱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50516/g6vhwxw.html

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全球海洋渔业捕捞量在年达到峰值的1.6亿吨,日本作为全球最大的海鲜消费国,国内的海鲜消费量也随后在年达到顶峰,而作为当时全球最大海鲜市场,日本筑地市场也迎来了它最辉煌的时刻。

年交易量达到惊人的80万吨是筑地市场的高光时刻,可随着日本经济在广场协议签署之后,陷入最后的疯狂。待到泡沫破裂,经济陷入长期低迷,日本的海鲜消费市场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剧烈的冲击,在年之后,便一路向下,不再回头。

因为日本经济一直未能从上世纪90年代的崩溃中恢复过来,再叠加人口不断老龄化,渔民老龄化、近海渔业资源枯竭等因素,丰州市场(筑地市场搬迁更名之后的新市场)的年交易量更是缩水至30万吨左右。

年,日本农林水产省向政府递交了一份年度渔业白皮书,其中最紧迫的话题就是日本人均海产品消费量下降。从年到年,日本人均海产品消费量下降了20%。

这份白皮书指出,日本海产品消费量下降,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消费人群出现了“断层”。

肉类产品的消费量超过海产品,主要原因是因为年轻人更喜欢吃牛肉和禽肉。当然,除了口感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进口牛肉和禽肉要比便宜不少。

而且根据调查发现,因为鱼刺的关系,很多日本儿童不喜欢吃鱼。跟欧美国家不同,在日本国内,大部分鱼类都是整鱼出售,家庭烹饪也以整鱼处理为主,需要挑刺给很多刚开始接触鱼类的儿童带来了很大的负担。

另外,很多年轻人不喜欢吃鱼,觉得鱼有腥味。很多年轻的家庭主妇不知道如何处理或者抗拒处理鱼类等水产品。消费的断层,让日本官方看到了“危机”,决定开始从源头干预——在学校里推广海产品午餐。效果怎么样不好说,但这几年,日本人的海产消费水平跟国内的经济一样,一直趴在地上,期望中的反弹更是没有踪影。

当然,日本海鲜消费量的持续下降,是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光靠在学校推广海产品是远远不能解决问题的。

人口老龄化和经济一直萎靡不振,是日本海产品消费量不断缩减的最根本原因,而筑地市场的辉煌一去不返,也成为日本水产消费“降级”的缩影。特别是像蓝鳍金枪鱼这样的高端品种,像很多奢侈品一样,正在被日本年轻人所抛弃,而这一趋势在短期内看不到任何转机。

日本的近海捕捞业和水产养殖业规模并不小,国内海产品消费量下降,除了影响海产品进口外,国内的捕捞业和水产养殖业肯定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无论是国内的捕捞业还是水产养殖业,因为是本土的,所以出产海产品的市场地位和价格就高,自然也就更加依赖日本的国内市场。如今内需动力不足,日本国内的水产企业和养殖户就只能寄希望于海外市场。

根据日本水产厅数据,日本生产约28种养殖海鲜(包括鱼、贝类和藻类),总产值约亿日元(46亿美元)。特别是其中的明星品种,比如橙鱼、鲷鱼、鲈鱼、鰤鱼、扇贝和海参等,正在越来越依赖中国、美国和泰国等海外市场。

年对日本的海产出口商来说,是个“大年份”。因为得益于中国和美国强劲的市场需求,日本的海产品出口快速恢复,部分品类已经超过疫情前水平。

根据日本财务省贸易统计数据,年,日本的海产品出口额为.7亿日元(17.5亿美元,15.4亿欧元),比上年增长39%,比年增长21%,比年增长15%。

日本的主要出口产品是扇贝、养殖鰤鱼、加工海参、鲭鱼和金枪鱼。中国是最大的出口市场,泰国、美国和俄罗斯紧随其后。

新鲜扇贝主要出口中国大陆地区,冷冻和干制扇贝主要出口美国、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

鰤鱼以冷冻鱼片形式主要出口美国,部分也出口到中国香港和泰国。

北海道和青森出产的仿刺参,加工后主要出口中国。一年前,日本海参制品主要出口中国香港地区,现在中国大陆也开始发力,成为日本海参最主要的出口市场。

鲭鱼主要以冷冻鱼(鱼片)形式出口越南、埃及和泰国。

冷冻金枪鱼主要出口到西班牙、荷兰和法国,冰鲜太平洋蓝鳍金枪鱼基本都出口到美国。

作为一个老牌渔业大国和海鲜消费大国,在尴尬的经济形势下,日本国内很多水产企业发展的重心正在从以内销为主,转型为以出口为主。强势崛起的中国海鲜消费市场正在成为日本海产业下一个“金矿”。(完)

感谢阅读,喜欢本文就点赞加

1
查看完整版本: 日本年轻人吃不起海鲜,国内水产企业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