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摄图网
近一段时间,辽宁多地持续高温,局部地区最高气温甚至突破了40摄氏度。
罕见的高温使得海参养殖产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根据央视财经报道,目前初步统计,海参受灾损失面积95万亩,损失产量6.8万吨,直接经济损失68.7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位于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域内的上市公司獐子岛()的海洋牧场海域却未受到影响。截至目前,獐子岛海域及周边增殖海域产品和温度等环境监测未发现异常情况。
按照供给与需求理论,供给突然减少,势必造成价格的上涨。基于獐子岛海参价格上涨的预期,今日獐子岛的二级市场股价开盘应声涨停。截至中午收盘,獐子岛报收于3.99元,上涨0.36元,涨幅为9.92%。
辽宁6.8万吨海参被热死
央视记者日前从辽宁海洋渔业厅了解到,连续高温天气使全省海参受高温灾害损失面积95万亩,损失产量6.8万吨,经济损失68.7亿元。特别是大连地区,受灾面积63万亩,死亡率70%,损失产量4.41万吨,经济损失40亿元。
央视报道显示,现场的景象非常惨烈:
一处50亩的海参池,每天打捞出来的死亡海参都在斤左右,更多的海参则是还没来得及漂到水面上就已经在水下化掉了。在大连养殖海参已经十余年的于畅称,高温天气可能让他90%的参池绝收。
据央视财经报道,受持续高温影响,辽宁多地的池塘养殖海参从7月23号开始出现缺氧、化皮的现象,到7月28号,水深在7米以内的养殖池就出现海参大面积死亡的情况。
从事海参养殖已经有10多年时间的养殖户表示,养殖总面积在亩左右,年产四五十万斤海参,不过,今年的高温天气可能让他90%的参池绝收。往年海水温度正常是25、26度,今年持续高温,下午两三点能达到36到37度,30度海参就已经承受不了了。
獐子岛应声涨停
8月2日晚间,獐子岛发布《关于高温天气公司养殖产品生长状态的公告》称,公司加强了对獐子岛海域及周边增殖海域产品和温度等环境监测,截至目前,未发现异常情况,公司将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