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国家的“素食风潮”沸沸扬扬,并且不断影响中国饮食文化的时候,又有人跳出来表达一个奇怪的论调——“我们对海鲜贪得无厌的胃口正在耗尽世界各地的鱼类资源”。
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是谴责我们人多贪吃,吃海鲜的量太多了吗?还言之凿凿地认为中国人吃海鲜,正在耗尽世界各地的鱼类资源。结果呢,网友们深挖下去,才发现这个人早已入了美国籍,还在世界各地敞开肚皮吃海鲜。
海鲜能不能吃?
当然能吃!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把海鲜看作海洋赐予我们的礼物,常年在海上工作的渔民都知道“抓大放小”的道理,才能让海鲜生生不息,海洋的生态圈才不会被破坏。
虽然中国人的基数大,但别忘了,中国的占地面积大,有漫长的海岸线,海洋资源非常丰富。同时,我们也在不断研究如何保护珍贵的海洋资源,将野生转为养殖,以人工的形式来缓解某一海洋生物的迅速减少。
中国海鲜四大流派,你最爱哪一派?
中国人不仅可以吃海鲜,不用受到这些奇奇怪怪的人莫名的指责,而且还要会吃海鲜。毕竟我们的海洋资源确实丰富,而且不同地区的海鲜有不同的特色,衍生出“中国四大海鲜流派”,大家看看最青睐哪一款?
渤海海域
北方地区钟爱的海鲜,来自于渤海。早在南北朝时期,渤海海域的渔民就已经将肥美新鲜的海鲜从大海里捞出来,养活一家老小。尤其是牡蛎、文蛤这种带壳类海鲜,白灼就足够鲜美。
渤海的海水温差大,海水越凉的地方,海鲜长得慢,但质量好,鲜甜美味。正因如此,渤海海底的鲍鱼、海胆、海参生长缓慢,却积累了更多的营养物质,肉质Q弹美味。
黄海海域
喜欢吃虾蟹的朋友,一定不能错过黄海。黄海是优良渔场,但主要产出的海鲜不是鱼类,而是虾、蟹、螺、贝等海鲜。小小的蚬子看起来不起眼,拿来熬汤可是鲜到人眉毛都要掉了。
最热门的“小海鲜”,用当地的话叫胶州湾泥蚂、蚝艮、末货、海沙子,吃的不是肉,是那口鲜味。拿来下酒,当属上品下酒菜。
东海海域
东海有一个中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这里出产的海鲜以鱼类为主。暖流和寒流在此交汇,鱼类有充足的食物和优良的生存环境,因此舟山渔场产出的鱼,成为当地特产。
最有名的两种鱼,一个是带鱼,一个是黄鱼,都以野生的为好。不用多余调味料,简单清蒸,或是拿来熬汤,那种原汁原味的鲜,让人欲罢不能,吃过后真的很难忘记。
南海海域
以海南、广东、广西等地为主的南海海域,多吃蟹和龙虾,看起来还挺高大上的。南海的海鲜最大的特点就是纯天然、无污染。虾蟹肥美,在合适的季节到南海边上吃一顿“海鲜宴”,那叫一个爽。
再加上南海地区的人烹饪海鲜,主要以清鲜爽滑为主,不仅用蒸,还有涮、煎、炸等烹饪手法,味道千滋百味,美味的海鲜加上高超的烹饪技巧,南海的海鲜怎么可能会不好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