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原产之鲜你所不知道的海参
TUhjnbcbe - 2020/11/27 2:27:00
盖百霖价格 http://m.39.net/pf/a_6086123.html

海参是高蛋白低脂肪珍贵海味,与鲍鱼、鱼翅及燕窝齐名。全球可食用的海参有四十余种,但以温带种的刺参品质较好,价格也高,其中又以北海道红刺参最为名贵。中国大陆为最主要消费市场,海参养殖产业发达。台湾水温高,不利温带刺参生长。

海参又名海鼠、海地瓜,是一种名贵海产动物,因补益作用类似人参而得名。华人视海参为四大“海味”鲍、参、翅、肚之一,会腌以石灰等物后晒成干货,是一种名贵食品。海参肉质软嫩,营养丰富,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物,滋味腴美,风味高雅,与燕窝、鲍鱼、鱼翅齐名,在大雅之堂上往往扮演着“压台轴”的角色。

全球可食用海参四十余种

海参是棘皮动物门海参纲动物的总称,英文俗名为SeaCucumber,分类学上,海参为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海参纲(Holothuroidea),全世界大约有多种海参,其中可食用的有40多种。中国海域有多种海参,可供食用的约21种。台湾则记录有12属24种海参分布,主要为亚热带及热带海参。

根据其背上是否有圆锥肉刺状的疣足分为“有刺参”和“光皮参”两大类。可食用的海参主要为海参属(Holothuria)、刺参属(Stichopus)和梅花参属(Thelonota)等种类。各地海洋中均有,多在浅水中,但有时也在深水中。海参属的80-种多分布在珊瑚礁。

海参主要可食用部分为体壁。真皮层为体壁主要结构,由松散的结缔组织形成,并嵌有石灰质骨针。刘()研究指出,海参体壁富含胶原蛋白,其中谷氨酸(Glu)含量高,Glu为GSH(谷胱甘肽,编者注)的良好来源,可提高生物体之抗氧化能力。

海参组成上脂肪含量少,为高蛋白、低脂肪、无胆固醇食物,适合心血管疾病患者食用。脂肪酸主要由EPA、DHA组成,及其他少量的饱和脂肪酸(C15:0、C18:0)和不饱和脂肪酸(Kasaietal,)。

刺参(别名:辽参)因背部长有四至六行纵刺而得名,是多种海参中的极品,其中又以日本北海道出产的北海道红刺参(亦称关东辽参、日本红参)最有名气,价格也最贵。在香港的大陆辽参(学名仿刺参)干货售价约人民币元/斤(约台币20元/台斤),而北海道红刺参干货(关东刺参55pcs、AA级)则是以两计价,网路售价港币元/两(约台币37元/台斤),AAA级约台币元/台斤。

亚洲经济性海参分布

温带区海参资源呈现单种性,大多分布于太平洋东西两岸,温带区主要海参种类在太平洋东岸,以美国棘参(Psrastichopuscalifornics)为主,西岸以日本红棘参(S.japanicus)及仿刺参(Apostichopusjaponicas)为主。温带区主要海参分布在中国、日本(主要产区在北海道)、韩国、加拿大(全部产区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美国(主要产区在华盛顿州)。

热带区的海参产量占86%,但大多是价格较低的品种,例如分布在南亚及东南亚地区的糙海参及糙刺参等。而分布于渤海湾及日本海一带的温带种刺参品质较好,价格也高。亚洲主要的食用品种有糙海参、糙刺参、仿刺参及北海道红刺参等。其中,北海道红刺参是日本特有种,是所有可食海参中的极品,价格昂贵。

香港是全球海参转运站

台湾海洋大学冉繁华教授指出,全球有四大海参收购商,其中有两位在台湾,还有一位在香港一位在中国大陆。海参多以干货贩售,采集后要经过干燥手续,主要以中国大陆为最大消费市场,盘商多集中在香港及中国大陆。

香港除了是世界金融中心,还是全球海参集散地,而南北行可算是干货海味的华尔街。在香港上环地区产干货批发店林立,至少有50-60家以上在这里开店。在中国大陆的海产干货批发店则集中在广州市一德路,干海参透过一德路商家被运往中国各地。

根据日本学者赤岭淳的著作《海参战役》资料指出,香港在年从世界五十八个国家和地区进口了吨干海参。尽管港人钟情于海味,但这样大量的干海参不可能全都消耗在香港的餐桌上。据统计,到香港的干海参会转口到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十三个国家。仔细看看,由香港转口的干海参达吨,其中对中国大陆的出口量一枝独秀,为吨(占转口总量的86%以上)。然而,香港的干货业内人士指出,由于统计上仍有未呈现的部分(在香港流通的计有吨),赤岭淳认为仍有相当数量是经过不同途径输出到中国大陆。

中国大陆海关数据显示,年中国进口海参总量达.3吨。不过这一数据与行业协会及国际组织的统计差别较大。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则认为,年至少应有吨外国海参通过各种管道流入中国市场。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认为,中国每年进口海参达吨。几方面统计数据的差异表明,有相当一部分海参通过非正常渠道进入中国市场。香港常见的海参品主要有刺参、石参和秃参等

全球野生海参产量的剧减香港为当前全世界海参最大贸易集散地,90年代起进口数量达到最高峰,每年进口总量约吨左右,为70年代后半期的10倍之多。相应地这造成各生产国的严重滥捕,野生海参的捕获量降低,进而导致后期产量的锐减,单价愈高的品种降幅也就愈大。以亚洲国家为例,马来西亚的捕获量从年的吨降至年的吨,同时期菲律宾从吨骤减至吨,韩国也从吨降至吨。

为了解决即将消耗殆尽的天然资源,海参养殖业因而崛起,全球海参养殖业密度最高、最发达的区域非中国辽东、山东地区辽参莫属。此外,具有丰富海洋资源的日本是全球最早投入海参养殖研究的国家,但始终无法有突破性的技术使海参育苗达到量产的经济规模,原因出在日本先前皆着重以中国辽参的养殖方式为依据。直至近三四年间,北海道当地官方、渔协与台湾育苗业者进行合作,才对北海道特有种红刺参的育苗技术重新定调,建立了日本海参养殖产业的新里程碑。

台湾欠缺辽参养殖条件

海参主要可分为温带种、亚热带种及热带种,可作为经济养殖品种的有糙海参、糙刺参、仿刺参及北海道红参等。冉繁华教授表示,其中以温带种的刺参品质最好,价格亦高。中国大陆的主要养殖品种就是仿刺参。

尽管台湾在各种淡水及海水养殖动物的繁养殖技术十分精进,在国际间占有一席之地,但在海参繁养殖方面却是毫无动静。冉繁华教授认为台湾的海参产业并未发展成型,主要有两大问题,一是台湾天然水温条件只能饲养热带及亚热带品种,如梅花参及糙刺参,而这两个品种的价格较便宜,养殖经济效益不高。二是高经济价值的温带种仿刺参及北海道红刺参等,种原取得困难,量产技术尚待确认,产业发展缺了一角,难以形成气候。

中国大陆北参南养

中国大陆目前是唯一发展海参养殖产业的国家,整个渤海湾都有海参养殖。仿刺参(辽参)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辽宁、山东、河北等沿海,是传统的名贵海珍品,近年来在中国北方沿海刺参的养殖规模扩展很快,仅山东养殖面积在年时就已达40多万亩,产值可达人民币亿元以上。

福建当地盛产的海带是刺参的主要饲料,往年福建当地生产的海参都由北方加工厂收购制成干品销售,收购价常受到垄断及低估。目前福建已建立20-30家海参加工厂,基本符合当地需求,鲜活收购价由年人民币40元/市斤(约台币元/台斤),提升到年的80元/市斤(约台币元/台斤)。(来源:海鲜指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产之鲜你所不知道的海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