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海参春收好势头再延续,市场需求激增成参
TUhjnbcbe - 2020/6/3 14:11:00

广告

广告

当代水产独家报道:

作者

张恒

来源

腾氏水产商务网-当代水产

海参作为营养和保健功能的海鲜食品,年之前在高端消费市场掀起热潮,事实上,在大肆扩张产能后,又伴随年高端消费限制*策及福建、浙江地区大批的“北参南养”,使得海参价格开始急转直下,一度让业内人士直呼,海参养殖业“盛极而衰”。

直至年,由于去年秋季山东、河北养殖海参高温发病,导致海参减产,再加上大众消费增长,市场需求量加大,因此海参价格开始上涨。

■3两规格的海参

海参春收好势头延续,北方海参价格上涨

今年春天福建霞浦吊笼养殖的海参收购价格大概在50~55元/斤,北方池塘价格也是50多元/斤,最低不少于48~49元/斤,和福建差不多相吻合。随着天气转热,海参进入“夏眠”,目前只有山东大棚还有少量活海参供应,规格为5~6头/斤的海参涨至65元/斤。今年福建春收的好势头延续,鲜活海参价格保持增长趋势。

■福建霞浦的网笼养殖

■网箱养苗

■网片投苗模式(属于新模式)

大连金海湾养殖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许美美介绍,海参的养殖传统模式采用轮捕轮放,近几年,随着气候环境变化和市场需求加大,模式变化为接力式、阶段式养殖。池塘投苗根据季节和条件,投苗节奏加快,分为反季手捡苗直投式:10~50头/斤(规格);池塘网箱投苗~头/斤(规格);网片式样:~头/斤(规格),春秋池塘直投苗:~头/斤。

苗种市场也与养成参市场一样,生产和销售节奏加快,循环进出节奏加快。目前烟台长岛10多头/斤的苗种卖80元/斤,出售给山东大棚养成参用户。

池塘成参销售节奏加快,每季收参:北参2~15头/斤,都有不同需求的收购商收购,也有15~30头/斤的,作为返季池塘养参和北参南参的用户收购。

“海参低谷了好几年,前几年苗价低迷,元3斤,甚至赊销。直至去年,海参价格抬头,池塘苗就亏空了。原来苗价便宜的时候,赊销情况严重,工厂化育苗的那些人就不干了,赔账了就不搞苗种了。不搞苗种了,有一些池塘就没投上苗,这两年价格突然一提升,养殖户就把大参都捡出来了,小苗替补的就跟不上了,所以苗种方面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许美美说道。

目前市面上成参稀少,价格不会低,山东大棚还能有鲜活的大参。池塘鲜活参已经没有了,要等到九月末。现在海参池塘不像过去一亩地高达6万~7万,高的时候甚至炒到8万,现在3万元/亩,今年霞浦养殖海参的很大一部分都赚了钱,亏钱的不多。只要养殖成功还是能够盈利。

种苗退化对海参产量不起绝对作用,把控好环境仍能盈利

针对“海参种苗退化影响了产量”这一说法,许美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科研和一线养殖不能混为一谈,对于一线养殖人员来说,种苗退化和产量减少之间没有绝对的联系,也没有起绝对作用,至少现阶段的海参平常的生长速度和品质并没有体现出来。

从20世纪90年代,山东和辽宁沿海地区出现了海参的规模化养殖开始,我国海参规模化养殖已经有20余年了。前15年,亩产能上~斤的人都很少,但是现在亩产~斤的人很多,这也是得益于动保产品的支撑。许美美认为,“农民养殖户不太相信苗种退化这种说法,一样的苗,有的人能成功,有的人绝收。尽管现在科研院所也有在做杂交,选育新品种,也许新的品种研发出来会显示出一些优势,能更好地提升产量。对养殖户来说,最主要的还是环境、水质,把环境做好,体质做好,照样能增产增收。”

据了解,现在海参养殖两极分化严重,这和管理水平以及养殖理念有很大的关系。养殖理念先进的养殖户,善于使用高端的科技产品加强管理水平,相应的,苗种的成活率也会提高,高温季节的风险也就减低了,因此产量就有保障。有些养殖户不愿意投入好的动保产品,即使花钱买了好苗,但是整个管理技术跟不上,苗种成活率不高,也创造不了高产。

许美美告诉记者,在海参养殖中养殖方面确实存在很大收益差距,好的养殖理念至关重要,“有的人养不出来,可能会亩产很低,亩利润只有0~元,甚至绝收,技术管理水平高、意识比较强的人,一亩地净盈利~00元。好的动保产品和技术管理体系起绝对的作用。”

现在正值海参的夏眠时期,海参藏在人工礁里不出来摄食,很容易出现一些倒藻和泛塘的问题,一缺氧海参就会死亡,即使不是全*覆没也会度夏成活率很低。加上今年雨季突发高温,病害也比往年来得要早一些。业内人士提醒养殖户,要注意养殖方面病害的防控问题。

现阶段北方海参养殖中套养模式比较常见,池塘海参以混养日本对虾、海蜇为主,一亩地就放~尾,30~40头规格的日本对虾,一茬池虾亩产能达到30斤,两造大概有50~60斤。相对而言经济效益更高,也能增加养殖户收入,缓解资金周转。

海参的需求市场的扩大,从业者可重拾信心

福建地区的“北参南养”是冬天将北方的苗种运到南方,套养在网箱里,利用南北方的温差,避开了海参的“冬眠”阶段,使海参能更快生长。由于温度适宜,海参从10月到次年5月一直在生长,因此产量很高。

福建刺参主要养殖区域在霞浦县,霞浦对苗种需求非常大,去年海参的行情好,北方苗种基本上都依赖于对霞浦的供应。“前不久,福建霞浦地区的台风损害了部分海参养殖的鱼排,鱼排的造价不低,会有多少人再把鱼排搞起来?如果今年鱼排能够恢复成去年的规模,海参的价格不会低。如果有所减少,苗种的价格就会有所下降。”许美美表示,霞浦的养殖量也决定了北方海参的价格走势,即使辽宁自身的养殖规模也能消化很大一部分的苗种。

许美美表示,“从业者还是要有信心,现阶段海参的需求市场的扩大,不管苗种还是成参,包括加工海参,价格走势比去年要高,不会回落,更不会回到两三年前的低价位。”

随着国家环保工作力度加强,南方不少区域参圈有所缩减,山东地区也拆迁了一部分工厂化养殖的大棚,未来海参资源的稀缺性将逐渐凸显。许美美认为,现在海参不存在销路问题,只是海参的品牌意识需要加强,一些知名的品牌,收货的时候就找品质好个头大的海参,以保证自己的产品质量,但是绝大部分收购商和养殖户都缺乏这方面的意识,因为现在海参需求大,无论多大的规格或者质量有所差异,都有其对应的销售渠道,所以国内海参市场很多海参品牌出现了经销商队伍大幅缩减甚至消失的局面,这也与品牌缺乏品质和生命力密切相关。

再加上,近年来网络的蓬勃发展,给海参从业者开创的新的销售渠道,由于海参的特殊性,加工简单且容易储存。现在很多养殖户甩掉中间商,养成后将海参直接加工成半干,存放冷库,通过网络平台,自己就卖出去了。这种储存方式能够存放多年,因此,收购商中间商在里面赚钱的机会越来越少。

广告

转载声明

本文为当代水产-腾氏水产商务网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一律禁止转载!版权合作请联系:tschuanmei

.
1
查看完整版本: 海参春收好势头再延续,市场需求激增成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