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关于海参养殖技术的思考下
TUhjnbcbe - 2020/6/5 18:06:00

随着海参养殖规模的扩大,海参养殖产业也在不断升级、革新,所以应对当前海参养殖技术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提升养殖的科学水平,充分发挥出海参养殖的价值。

上期为大家介绍了海参养殖技术的几个重要方面,本期接着位大家介绍。

养殖技术

4

4.池塘养殖

池塘养殖上当前我国海参养殖主要应用的模式,所以文章以此为例对其养殖技术进行了分析,这种养殖模式便于养殖人员进行养殖管理与捕捞,有效的提高了回捕率,减少了损失,而且成本低,能够获取较好的经济收益。池塘养殖过程中,池内水深不能超过4m,也不能低于2m,而进水、排水顺畅,时刻保障水质,不得有任何污染。放养苗种前期,要做好池塘清洁、消*等工作,并种植底栖硅藻等植物肥水,在放养前期阶段,每天至少要更换池塘中两成的水,苗种可以直接投放也可以放在网袋中投放,池塘内苗种的密度应控制在每平方米5头至10头。

5

5.病害防治技术

病害防治应以预防为主,日常养殖上要注意水质监测、消*等工作。到高温季节以及病害多发季,应提高消*的频率,及时扼杀细菌。但消*过程中使用的化学、生物制剂等药物不能同时使用。治疗过程中,每次要提高换水量,及时挑出病参,并使用药物进行浸泡治疗,待其痊愈后再放回池塘内。

另外,海参养殖过程中极易出现赤潮、*潮等情况,所以必须做好水质检测,一旦发现水质出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如果选择海上养殖模式,要避免敌害生物对海参的伤害,尤其是海参长度在5cm以下时,要及时了解虾蟹鱼等潜在危险是否存在,并采取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敌害处理。

海参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海参营养价值的开发,养殖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但从种植技术中仍可以看到问题,例如,养殖技术不规范、饲养上营养不均衡、养殖污染海区水质、生态环境等问题都十分突出。所以,在未来的发展中,海参养殖技术应不断升级,不断探索产业化发展模式,发展生态养殖循环,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提升养殖技术水平,实现科学养殖、生态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章对海参养殖技术进行了分析,从育苗到商品苗培育,每一个阶段都有需要注意的养殖事项,希望能够为海参养殖人员提供参考,同时也希望海参养殖能够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提升养殖技术水平,实现持续发展。

1、手捡苗生意催生海参行业格局变化,南方、北方养殖户将何去何从?2、重大消息!!南北海参养殖户一场没有硝烟战场,值行我们深思和警惕,期待行业健康发展让我们携手共创!3、一封来自全国工商联水产业商会海参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阎永刚浅谈对霞浦海参产业未来发展见解的信4、霞浦再添新名片“中国南方海参之乡”!“北参南养”还是“北参难养”?甚至有人提出“南参北养”,快来围观!5、评审

霞浦县—中国南方海参之乡中国海带之乡中国紫菜之乡6、特大喜讯!霞浦县海参行业调研座谈会圆满召开!霞浦海参产业明天更美好!7、好消息!关于如何正确使用霞浦地标,您想知道的都在这里!其中包括“霞浦海参”!8、“寻找中国好海参苗暨霞浦海参苗推介会”精彩回顾转载声明

本文为“海参产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独家稿件,版权合作问题请联系

qq。如需转载,请按如下格式注明出处:

来源:海参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海参养殖技术的思考下